至此,亿高医疗也成为目前唯一拥有肺肿瘤、甲状腺肿瘤、肝肿瘤、下肢静脉曲张四大病种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微波消融企业,为肿瘤微创治疗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随着低剂量CT筛查普及,早期肺癌及高危肺结节检出率显著提升,其中多发病灶占比达35%-60%(《中华放射学杂志》2025)。
相较于传统手术切除,微波消融(MWA)凭借其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可重复治疗及免疫激活效应等优势为肺结节治疗提供更优解决方案。
对比于其他消融方式,MWA凭借热效率更高、手术时间更短、受肺内气体影响小等优势,已成为肺肿瘤(结节)微创消融的主流方式,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为患者守住呼吸质量。
系统由可视化精准微波消融系统、智能微波消融针(博睿刀)、消融主机及穿刺导航系统构成,突破三大临床瓶颈:消融参数依赖医生经验、穿刺定位偏差、术中范围不可视。建立全球首个"消融能量可计算、热场分布可视化、消融范围可验证"的精准消融系统,实现肿瘤消融从经验推导向物理量化的根本变革。
• 术前AI规划:融合全球专家经验与海量诊疗数据,基于AI大模型一键生成个体化方案(含消融方式/穿刺路径/功率参数)
• 术中穿刺导航:实时动态监测穿刺路径,自动校正定位偏差(误差<4mm)
• 热场仿真技术(联合美国休斯顿大学、北航、南理工研发):
→ 通过Maxwell方程解析组织介电特性,计算电磁场分布
→ 基于Pennes方程构建温度场模型,推演"电磁能-热能-组织损伤"转化过程
→ 实时可视化呈现消融区温度梯度分布,终结"盲消"时代
智能消融针型矩阵
智能测温消融针:内置温度传感芯片,实时采集数据并传输至可视化系统,实现微波热场仿真功能。
臻圆针:通过控制微波能量场及前冲距离,实现消融范围更接近球形,显著减少中心碳化及空洞,有效降低支气管瘘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超细针:行业最细1.2mm直径设计,微小结节精准消融。
核磁针:全序列MRI兼容,实时引导精准消融。
智能消融主机
动态功率调节:实时监控驻波比,消除组织碳化风险。
双通道温控:同步监测表皮与深部组织温度,超温自动保护。
手术云智库:自动归档消融参数,构建手术大数据图谱。
亿高始终坚守从0到1创新的拓荒者使命,因为没有参照对象,所有的创新工作都十分有难度。亿高的创新突破不止是在产品技术方面,还不断推动微波消融技术的临床应用创新以及微创医疗领域的学术合作体系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技术创新的拓荒者
• 2002年 冷循环微波刀首现锋芒→攻克针杆高温烫伤世纪难题,让中国原创技术成为行业通用标准
• 2018年 实时测温系统横空出世→首次实现术中温度可视化监控
• 2024年 可视化精准系统落地生花→推动消融技术迈入可量化、可预知的精准医学时代
适应症拓展的先行者
从恶性肿瘤治疗的深度渗透,到良性病变领域的创新探索,亿高始终致力于推动技术应用的延伸,率先研发出适用于甲状腺、乳腺、骨肿瘤、静脉曲张等不同病种的消融针及消融导管。
我们让微波消融技术在临床沃土中扎下新根:当甲状腺结节患者免于颈部疤痕,当静脉曲张老人重获行走自由,当多发性肺结节不再意味肺叶切除,每一次适应症拓展的背后,都是临床需求与技术创新碰撞的火光。
行业发展的推动者
• 2015年创办中国肿瘤消融金陵高峰论坛(CCMA),搭建起国际顶尖的消融学术交流及合作平台,推动 “一带一路” 医院间战略合作。
• 实施最后一公里计划,在全球建立超30个CCMA消融培训基地,实现“培训—手术—随访”一站式闭环。帮助匈牙利国家肿瘤中心、阿联酋 Tawam 医院、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临床医院等 30 余国完成当地首例微波消融手术,当地媒体以“China Knife”头版报道。
• 联合全球顶尖专家发起并正式成立世界消融治疗协会(WATA),实现首个由中国倡导的世界级消融治疗协会,填补全球“以消融为核心”的学术组织空白,为全球消融领域专家构建精神家园。
• 成立南京市微创消融技术协会,创办青年医生“指南针”大赛,推动基层医生、青年医生临床应用能力建设。
25年,树立微波消融“中国标准”
亿高医疗
从 2002 年的第一支冷循环微波刀,到 2024 年全球累计 60 万台手术所遵循的“中国标准”,亿高用 25 年时间,把“0”写成“1”,又把“1”扩展成“无数”,微波消融这项中国的原创医疗技术,历经 30 年已跻身世界前列。
亿高从追随者成长为引领者,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微创治疗的崛起。如今,精准、规范的消融只是新的起点。未来,亿高仍将循着“临床需求—技术突破—标准建立”的创新闭环,让微波消融从经验医学迈向可量化的科学时代。